童年闲走姨婆家的快乐时光
\n文/麦浪
\n我的童年生活,一直跟随祖母在丘陵山乡度过。祖传的老屋四合院,分住着本族各家兄弟。民俗节日,厨房肉香飘散,院坝童声嬉闹。节后一切回归平静,有的默默地做家务,有的匆忙出门种庄稼,有的挎着书包上学去,人们各有事干,唯有祖母和我成了闲人。
\n祖母是一生勤劳而闲不住的人,天天这样的闲居生活,引发了她想外出走亲戚的念头。某日,她对我说:“我们到姨婆家去耍,喜欢吗?”我当然高兴,问:“哪天走?”她说:“这个季节天气好,明天就去。”第二天,她不要家人伴送,挂上一个蓝布白花的包袱,就带着我出门了。
\n祖母是缠过脚的尖脚,幸好姨婆家路程不远,全是石板大路,我们兴奋地边走边看,沿途景色对我特有新鲜感,不知不觉地就顺利到了姨婆家。
\n姨婆满脸笑容地出门来迎接,她第一句话就是:“大姐,我们很久没见面了,相念你哟。天天有事做,总是出不了门。”
\n祖母说:“大家都在忙,我有点空闲,才出来走走。”顺手引导我说:“来,喊三姨婆。”
\n我立即应声道:“三姨婆。”接着又行了一个鞠躬礼。
\n三姨婆抚摸着我的头顶问:“小孙儿长这么高了,好懂事,几岁了?”
\n祖母说:“五岁多,快上学了,他第一次见到的东西都好奇,会打破砂锅问到底。”
\n三姨婆夸奖道:“从小好学,是个读书娃。”她接着对祖母说道:“姐,你来一趟不容易,多住几天。”随后,她俩进屋后就开始摆谈过去的老家常,我听不懂,就出去玩耍了。
\n我站在屋前的大地坝边,看到侧旁有口大堰塘,深不见底,水面平静,像一块玻璃。堰塘附近还有几家瓦房和连片的水田,有几只白鹭点缀其中。
\n一天上午,天气晴朗,祖母带我到屋后闲走,遍坡种满庄稼,阳光把枝叶照得鲜绿光亮。路边一块地里长着一棵棵独秆的直苗,祖母说:“这是芝麻,芝麻开花节节高,好看。”我蹲下细看,从下向上一节一节地开着白色的小花,就像一枝花棍插在地上。转过一个小山包,眼前出现一大片红色的庄稼,我正在问这是什么,祖母先开了口:“你没见过,这是荞麦,本地种红荞的人很少了。”我问:“能吃吗?”祖母说:“麦籽能吃,你看,像三片瓦包着的就是麦籽,已成熟,磨成粉,做荞面、荞粑。”红红的枝叶很好看,我摘了一大把。祖母说:“带回去,我和三姨婆都能教你编球球玩。”
\n回到屋里,三姨婆熬了一锅麻糖,说:“城里娃到乡里来,没有饼干糖果吃,只能吃些炒的包谷花、胡豆、豌豆、花生米,来,吃个麻糖换下口味。”祖母说:“乡里这些零食,是天然杂粮,看起来土气,却能香嘴,能养身。我们就是吃这些土食长大的。麻糖好吃,就是熬煮麻烦。”
\n“是的,只是过年过节时才做。”三姨婆说:“麻糖已经冷了,吃吧。”我早已口水直流,接过一块就吃了起来。谷米和芝麻的清香味,三姨婆的暖心关爱,让我的心里甜蜜蜜的。
\n三姨婆家喂养有猪牛羊,在地坝边有个单独的圈屋,有时我会站在门口看它们吃食。有天下午,不知三姨婆的家里人在忙什么,到圈屋进进出出,脸上都是既高兴又紧张的神情。突然,祖母对我说:“走,去看牛儿拜五方。”我不懂“拜五方”是啥意思,跟着祖母走进了圈屋。
\n看到一只小牛儿,正摇摇晃晃地倒下去,又吃力地站起来,向四面八方连续几次倒下去又站起来,站起来又倒下去,每次都在点头。小牛儿终于站稳了,向四周望了望,走到母牛肚下去吸奶了。小牛儿皮薄肉嫩,我开始担心它会摔伤,抓住祖母的手,紧张极了。后来看到小牛儿平安,还活泼好动,真可爱,我像大人们一样高兴地笑了。
\n母牛生崽,在老辈们的眼中是一件平常的事情,祖母没有再提及牛儿拜五方的事了,我还是忍不住问:“小牛儿为啥要拜五方?”祖母淡淡地回答:“小牛儿要拜五方,才能站起来,才会长成大牛 。”我相信祖母的说法是真的。
\n住了不少日子,在三姨婆家的吃住玩都很开心,就像自己家里一样舒服,只是没有一个玩伴。
\n晚上,祖母问:“想回家了?”我回答:“没想。”祖母就说:“好吧,明天我们去二姨婆家。”
\n第二天,我和祖母从三姨婆家出来后,走在泥土大路上,穿过几处树林,转过几个山塆,来到一片竹林边的大瓦房。在一阵狗叫声中,二姨婆快步走来,也是热情好客地牵着祖母的手说:“姐,好久没见过啰!三妹托人带口信,我听说你要过来,啥都准备好了。”
\n在堂屋里,二姨婆摆上花生糖、芝麻块,说:“姐,走这么远,先休息,缓缓气。”祖母说:“路平,我们是慢慢走的。”二姨婆向我招手道:“宝贝孙,来吃糖。”我趁机喊了一声:“二姨婆。”然后鞠躬。
\n一会儿,一个男娃来到屋里,二姨婆笑眯眯地说:“这是我的小孙娃,来见大姨婆,行个礼。”随后又说:“满六岁了,能当小帮手了。”祖母问:“没上学?”二姨婆说:“学校远,不放心,大一点儿再上。”
\n我感觉祖母辈的姐妹都是性格开朗、待人诚恳、说话爽快的人,处处显出来人的浓厚感情。二姨婆开始安排了起来:“两兄弟到外面去玩吧,不要走远了。”这正是我想要的,二姨婆太知道小孙辈的心情了。
\n有了玩伴,我很高兴。我俩如亲兄弟,无拘无束地玩,开心放声地笑。小哥对乡村的事知道得很多,我听起来都是新奇的。屋前地坝边有几棵枝叶不同的树,他就告诉我那全是果树,有枇杷树、桃树、李树和柚子树,果子都结得多,自家根本吃不完,就挑到乡场上去卖钱。我俩站在吊着柚子的柚子树下,他说:“柚子差不多快熟了,过几天就可以吃了。”
\n二姨婆家没有邻居,周围全是水田、坡地相连,间插有小块草地,除了鸡鸭叫声外,显得异常安静。太阳升起,光照亮堂,祖母和二姨婆便坐在地坝的小桌旁晒太阳。
\n小哥说:“波,我们要吃柚子。”
\n二姨婆说:“熟了,可以摘了。这棵树几根桠枝结的果子味道不同,有稀饭柚、干饭柚,还有红心柚,都摘来尝一尝。”
\n几个柚子剥开后,我都各吃了一瓣。稀饭柚肉质软嫩,水分多;干饭柚肉质稍硬,水分少;红心柚的肉质和汁水都优于前两种。虽然甜味都各有优点,但我还是喜欢吃红心柚。
\n小哥年纪虽小,但很能干,还会放牛。他牵着牛走在前面,我跟在牛屁股后面,来到一处大草坝,拴好牛绳,我俩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说话。
\n我问:“你不怕牛哇?”
\n他答:“这是一只牯牛,很温顺,别人家的牛我不敢牵。”
\n我壮着胆,走到牛的身边,它没理我,自顾自地啃吃着青草。我双手抓住牛角尖,想吊着玩儿,怎料牛儿突然甩动脑袋,我一下子就仰面朝天躺在了地上,幸好青草茂盛,我没有受伤。
\n小哥哈哈大笑:“它不认识你,发脾气了。”
\n奇怪,牛头这一甩,并没让我受到惊吓,小哥也不紧张,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,我俩回去后都心照不宣地没向别人提起过这件糗事。
\n一天早饭后,小哥背着小竹篓,拿着弯刀去打猪草,我正想跟着去,二姨婆突然叫住了我:“乖孙,坡坡坎坎,你不会走,不要去,来看我们磨豆浆。”
\n我见过磨豆浆,但还是听话地站在一旁,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浓稠的豆汁在磨盘上缓缓流动,一边听老辈们摆家常。
\n祖母说:“三妹做了几次豆花,都很好吃,城里的豆花总是差点儿乡土味。”
\n二姨婆说:“我们几姊妹都会做豆花,家传,都是妈教的,做法一样。你知道我家这口井水,煮的豆花更好吃,甜嫩爽口,小孙儿都能吃一碗。”
\n二姨婆提到的这口井,小哥带我去玩过,是附近岩石下的一口小井,周围竹木成林。小哥说:“这井很神奇,旱天不干枯,雨天不浑水,一年四季不涨也不落,水虽不多,却够我们全家人用。”我们用木瓢舀来喝了几口,清凉回甘。他又补充道:“这水很干净,喝了不会拉肚子。”
\n日出日落,有小哥相伴同玩,日子过得飞快,那天忽然我有种预感——要回家了。
\n一天清晨,祖母说:“我们今天回家。”吃早饭时,没有往天那么热闹,我东张西望,找寻小哥的身影。
\n二姨婆看出了我的心思,说:“小哥的外婆办大寿,他和爸爸妈妈去贺寿,天刚亮就走了。”
\n见不到小哥,我顿时闷闷不乐了起来,饭菜吃到嘴里也不香了,没有胃口的我饿着肚子离开了饭桌。
\n二姨婆陪送了我们一程,细声给祖母解释说:“小孙娃的外婆办大寿,他必须去才合礼节。他不知道你们今天走,回来肯定会怨我的。”祖母说:“办寿是大事,礼节是要周到。”
\n在岔路口分别时,二姨婆大声道:“乖孙,明年来,又跟小哥一起耍。”长辈的许诺是真诚可信的,我高兴地直点头,开始期待起来。
\n不知什么原因,我向往的那一天,并未如愿到来。只能说,生活就像万花筒,变幻莫测,难以捉摸,总会留下遗憾。
\n作者简介:麦浪,本名项棣明,国企退休人员。长期从事新闻宣传、文秘、人事工作。曾在《重庆日报》发表多篇文章。
\n中鑫优配-中鑫优配官网-配资放心平台-国内正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