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,暑期来临,学生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、高发期。为切实守护学生暑期生命安全,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,近日,石龙镇中山西社区、中山东社区、兴龙社区积极推进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工作,全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。
为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,提升自救互救能力,日前,中山西社区联合镇宣教文体旅办、团委、妇联、关工委在石龙明德小学开展“防溺水安全教育进校园”主题活动,通过“学校+家庭+社区”多维联动,推动防溺水教育走深走实。
活动前,中山西社区联合明德小学举行防溺水专题座谈会,双方围绕暑期学生安全形势深入交流,研究制定“课堂教育+家庭延伸+社区巡查”的三维防护方案,着力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防溺水工作机制。
随后,各班级同步开展防溺水教育小课堂。社区社工以“珍爱生命,远离危险水域”为主题,结合真实案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防溺水“六不准”和“四不要”,并通过播放警示教育视频,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溺水事故的严重危害。活动最后,工作人员向每位学生派发《防溺水安全手册》,鼓励他们带回家与家长一同学习,力求实现“教育一个学生,带动一个家庭”的宣传效果。
此外,在中山东社区日前开展的“河”护童梦,共“营”盛夏!——“河道有我,绿动未来”中山东社区爱河护河支持项目暑期夏令营活动中,也巧妙融入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。活动现场,孩子们在参与互动游戏的同时,工作人员同步讲解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,并派发防溺水宣传单张,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切实筑牢暑期安全防线。
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防范学生溺水的工作部署,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,日前,兴龙社区举行暑期防溺水工作布置会议。会议深入分析当前防溺水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,并对暑期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。
会议强调,要立即行动,精准摸排,各居民小组要迅速对辖区内“小候鸟”等重点群体的人员信息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动态更新,确保底数清、情况明;要强化宣传,营造氛围,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联动优势,利用居民微信群精准推送防溺水警示信息和科普视频,重点转发至家长群、青少年活动群等目标群组,提升传播效率和覆盖面。同时,要组织社区工作人员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等深入公共区域及重点家庭派发防溺水宣传单张,全方位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,在全社区营造浓厚的防溺水宣传氛围。
随后,兴龙社区相关负责人率队对辖区内的华南花园河段开展实地巡查。巡查过程中,发现数名群众在河边垂钓,存在安全隐患。巡查组上前耐心劝导,详细讲解河段潜在风险,成功将相关人员劝离至安全区域。此外,巡查组严格按照防溺水工作要求,对河段周边配备的“四个一”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,重点查看救生圈等应急设备的完好性与可用性。针对个别救生圈出现轻微破损或老化的情况,巡查组现场做好详细记录,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安排维修或更换,确保关键时刻应急设备能正常使用,切实筑牢水域安全屏障。
为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,巡查组在华南花园河段显眼处规范张贴《防溺水安全倡议书》宣传海报,并在关键节点悬挂醒目的防溺水安全警示牌,时刻提醒过往群众注意安全,远离危险水域。同时,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向在河边活动、途经河段及周边居民发放防溺水宣传单张,并重点针对带小孩的家长和青少年群体开展面对面科普教育。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防溺水“六不准”和“四不要”等安全知识以及识别险情、紧急自救等实用技能,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。
接下来,石龙镇将继续加大防溺水巡查工作与宣传力度,不断完善工作机制,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,增强市民群众和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控能力,时刻绷紧防溺水“安全弦”,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
水边玩耍、下河玩水
三五成群结伴游泳
下水摸鱼、水中捞物品
都是未成年人溺水的主要原因
预防溺水“六不准”和“四不要”
一定要牢记!
↓↓↓
学生防溺水“六不准”
1.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
2.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
3. 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
4.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
5.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
6.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
学生防溺水“四不要”
1.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
2. 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
3.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
4. 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
遇到溺水
如何正确自救或施救?
一起来看↓↓
出品|石龙镇融媒体中心
资料来源|中山东社区 中山西社区 兴龙社区 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”微信公众号
文|刘靖童 通讯员 陈晓婷 黄缮英 张家玉
编辑|刘靖童
校对|朱梓佑
值班编委|孙璐莎
审发|戴晓东
*任何媒体及微信公众号若要转载本文,应提前告知本号,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“宜居石龙”,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。
中鑫优配-中鑫优配官网-配资放心平台-国内正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