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条搬运工请绕行……
朋友们,今儿咱们今天聊聊内家拳里的生死关——骨关!
您要是练了三年五载,还觉得浑身不得劲,发不出那股子“整”劲儿,或是关节咔吧响、气血运行总觉得有疙瘩……八成,您这“骨头”上的功夫,压根儿就没过关!
甭以为骨关简单,骨头练不对,内家拳您连门框都摸不着! 今天,我就给您把这破“骨关”说一说!
一:骨不正,劲难整!
《内功四经》:“内功之要,首在炼形,形正则气顺。”《苌氏武技书》点得更透:“立定脚跟竖起脊,此是拳中第一机。”
什么意思?那脊柱(龙骨),就是身体的“顶梁柱”!站桩行拳,头得虚虚上顶,像有根线轻轻提着百会穴。下巴微收,让脖子后头那根大筋自然舒展。尾闾呢?得往下垂、往里收,感觉像轻轻坐稳一把高凳。头顶天,尾垂地,这根“龙骨”上下对拔拉直了,气路才更加通畅!
光有脊柱还不够,骨盆(胯)这“底座”得端平、坐稳!想象您稳稳当当坐在马鞍上,两胯根微微里裹、下沉。脚掌呢?十趾别死死抠地,要“铺”开,像树根一样舒展,稳稳“吸”住大地。 “其根在脚,发于腿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。”脚底没根,劲就是无源之水!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二:骨不松,劲难透!
《太极拳论》:“一举动,周身俱要轻灵,尤须贯串。”形意老谱讲得更狠:“关节松活如机轮,方能节节贯串力达梢。”
误区来了!很多人以为练骨就是死命较劲,每天不是磕树,就是打沙袋,把骨头练得梆硬。大错特错!内家求的是“骨重如铁”的沉劲,但关节必须“活似珠”!
关键之处在哪里呢?开肩!松胯!活脊!肩窝要空,感觉锁骨向两边微微铺开,腋下像夹着个气球,不挤破也不能掉。松肩不是懈,是肩胛骨能贴着后背“滑动”,如同飞鸟展翅!胯根更要松活,走路行拳,感觉是大腿骨像杵在臼窝里的棒槌,能自由转动,而不是死卡着。脊椎呢?每一节都要有微微蠕动、开合的能力,像龙蛇游走。关节活开了,力量才能像水银一样,毫无滞碍地从脚底流到指尖!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三:骨不沉,劲难实!
《少林拳术秘诀》:“练到骨节通灵处,周身龙虎任横行。”
行话讲得更直白:“力由地起,千斤坠底。”
骨关练成的最高标志是啥?是“骨重感”!这不是肌肉绷紧的蛮力,而是全身骨架自然松沉,像灌了铅,稳稳“坐”进大地里。行拳时,感觉身体重量能顺畅地“流淌”到支撑脚,每一步都像踩进泥里,又稳又实。发力瞬间,更是借助这沉坠之力,自下而上猛然崩出!
练法真诀:多站“浑元桩”、“三体式”这类基础桩。别贪时间,要细细体会骨架的对正、关节的放松、重心的下沉。记住:松而不懈,沉而不僵! 感觉骨架像一把撑开的伞,又像一座重心极稳的塔。
最后给您个自测法(老辈叫“三指问骨”):请人用三根手指,轻轻按在你放松站立时的肩头、胯侧、膝盖旁。若对方稍一用力(非推搡),你骨架就晃、就顶、就较劲?那骨关还差得远!若对方感觉你稳如磐石,劲力能自然导入脚下,恭喜,这骨关的根基,您算摸着了!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结语
骨关一破,犹如房屋立柱架梁完成,后续的脉关、气关等等才有了依附和通达的根基。 这关不过,后面全是花架子!内家拳的“松沉透”,千斤坠底、力透三关的妙境,都是实实在在的“骨头功夫”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中鑫优配-中鑫优配官网-配资放心平台-国内正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